12月1日下午,哈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第六个“12·4”国家宪法日市司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哈密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武建国作为新闻发言人,围绕哈密市司法工作相关进展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谈一谈,哈密市司法行政部门应该怎么做?
武建国: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全面依法治疆委员会会议纪要(九届第2号)》精神,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今后要着力在做好“十篇文章”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全会精神体现到具体工作的落实上,重点做好以下5项工作:一是深入贯彻系统治理要求,充分发挥法治保障和支撑作用,全面推进法治哈密建设;二是深入贯彻依法治理要求,加强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是深入贯彻综合治理要求,加强普法宣传和基层法治,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四是深入贯彻源头治理要求,全面强化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加快推进司法行政系统自身建设,努力实现司法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行政改革作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谈一谈哈密市司法行政改革的进展情况。
武建国:司法行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事杂,但又是整个司法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哈密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以社会需求和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整合集聚服务资源为着眼点,打造窗口化、“一站式”、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一区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4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和15个便民警务站工作点,通过这些平台开展普法宣讲3910场(次),专题讲座280 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38件,涉及当事人4540人,金额达1160.57万元,接待上访群众126人(次);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87件,讨回欠薪500余万元。依托新疆司法行政专网建立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今年 “12348”接听咨询热线425个,线上解答376个,线下办理149个。全市18家律师事务所124名律师、4家公证机构11名执业公证员全部驻场中国法律服务网。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事项,对于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通过政务网告知申办事项和需提供的证明材料,设定服务事项,使群众明明白白办事,少跑冤枉路。大力加强“一次性告知”“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措施,前移工作触角和服务关口,公证机构公开咨询电话和网上咨询路径,对于能当场出证的公证事项做到当场出证,成立了法律事务服务部(核实代办组),办理便民服务事务100余件。针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家庭条件困难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减免公证费。今年以来,共上门服务办理50余件,免费办理公证事项45件,减免公证费4万余元,减少证明事项5个。今后,我们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改革,把党的十九大“改革永远在路上,不能停歇”的精神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把我们的公共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落实,务实地向前推进。
记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越来越关注文化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请问司法行政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增强群众对法治文化的获得感?
武建国:司法行政部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巩固完善区(县) “五个一”、乡(镇、街道)“四个一”、村(社区)“三个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拓展公交站牌、公交车体及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出租车LED顶灯、中心电子大屏等宣传阵地,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多样化。积极参加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和“我与宪法”微视频作品征集、推荐上报工作,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创作多种形式的法治文化作品,深入基层开展法治文化巡演等文化活动,加大新媒体普法产品开发,结合“全屏宪法宣传日”活动,推动法治文化作品广泛传播。落实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益普法责任,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构建全市新媒体普法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