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平安根基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哈密样本”系列报道之一
近年来,哈密市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治理”实践,聚焦公共服务,让基层党建有了抓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破解难点堵点探寻治理深度
“以前有事了不知找谁,如今小区有了居民说事点,我向说事点网格员反映了情况,不到两周时间,问题就解决了!”6月17日,哈密市河西街道幸福社区居民买卖提·艾山拿到征迁补偿款后高兴地说。
买卖提·艾山是哈密市伊州区大营房村的征迁户,因为迟迟没有拿到征迁补偿款,他向社区反映情况。经调查情况属实,幸福社区综治网格党委安排专人对接、落实,买卖提·艾山顺利拿到了征迁补偿款。
9月26日,幸福社区党委书记贾平说:“买卖提·艾山的问题能快速解决,得益于哈密市委政法委支持。今年5月,哈密市委政法委向该社区增派了20多名党员干部,健全网格党组织,形成社区综治网格(党委)、5个小区综治网格(党支部)、5个居民说事点(党小组)、5个小区服务站(党小组)构成的纵横网格管理体系。随着居民说事点、小区服务站工作的有序开展,社区服务居民的效率与质量明显提高。”
幸福社区是哈密市大型安居安置社区,居民成分复杂,流动性大,人户分离现象普遍,成为管理的难点、堵点。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今年4月至5月,哈密市委政法委深入伊州区陶家宫镇、回城乡、花园乡和西河街道城乡、兵地接合部的安居安置小区,分别对黄宫村思源小区、光辉小区、强固小区和幸福社区的新城、新盛小区涉及的难点和堵点区域进行实地系统调研,提出解决对策:以思源小区和光辉小区为试点,探索试行“村委会管理模式”和“综治办公室管理模式”;从各乡镇抽调熟悉情况、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按城市社区户均管理比例增加幸福社区工作力量。
10月8日,哈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缪毅表示,通过4个月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难点、堵点区域建立了居民户籍地承担主体责任、小区所在地村委会(社区)承担属地责任的双重管理机制;推动安居安置小区由松散式管理向网格化管理转变;实现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资源优化整合,建强党组织,配齐网格长、网格员,对流动人口做到科学管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激活“红色细胞”拓宽治理广度
哈密市伊州区东河街道阿牙社区管辖着7个居民小区,人多事杂,管理难度大。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稳定安心、团结交心、干群同心、服务暖心、解忧顺心、文化润心“六心”工作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阿牙社区统筹“访惠聚”工作队、辖区各单位力量,组成14支服务小分队,激活“红色细胞”,化矛盾、解难题。
阿牙社区所辖7个小区均为老旧小区,今年8月,政府对老旧小区实施改造,阿牙社区党委书记杨晓娣安排专人收集居民诉求,及时梳理并向施工单位反馈。迄今为止,辖区未因改造工程发生一起矛盾纠纷。
阿牙社区还有6所“家庭党校”,这些“家庭党校”是社区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的活动阵地,更是国家政策宣讲点、矛盾纠纷化解点、社情民意收集点。
9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阿牙社区居民达识书家的第五“家庭党校”,年逾80岁的达识书正在整理学习资料。
达识书退休前是某校校长,7年前担任社区“家庭党校”校长。他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和社区活动,并开设了“云课堂”“主题课堂”“实境课堂”“文艺课堂”“实践课堂”,丰富学习内容。老人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每一次学习、志愿活动情况以及解决的困难诉求等。
此次老旧小区改造,阿牙社区依托“家庭党校”给居民做思想工作,居民从普遍抵触到积极拥护,还主动拆除了私自搭建的凉棚、花池、栅栏等。
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治理精度
走进伊吾县伊吾镇,街道干净整洁,恬静舒适的生活氛围浓厚,目之所及皆美景,心之所感是温馨。
近年来,伊吾镇党委下大力气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将服务群众工作做得又实又细。
今年年初,伊吾镇党委依托“党建+网格+联户”模式,在社区打造“组团式”服务品牌,为群众提供“走心”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摸排收集意见,了解和掌握居民合理诉求,整合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解决居民诉求。
今年年初以来,振兴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收到不少居民有关物业服务质量差的投诉。社区党委主动联系伊吾县住建局、伊吾县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协助小区选聘规范的物业公司。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扶持当地创业青年成立“伊吾全心生活服务公司”,该公司于今年7月和9月分别在伊吾镇两个社区设立“伊吾全心生活服务站”,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
“一外一内”实现小区公共服务全覆盖,物业服务类投诉越来越少。
9月初的一天,伊吾镇秀水苑社区秀水苑小区居民白学义下班回家时发现下水道堵了,他赶紧给“伊吾全心生活服务站”打电话。5分钟后,维修师傅就上门了。
“社区想居民之所想,服务及时又周到,切实为我们办了好事。”白学义说。
“伊吾全心生活服务站”不仅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改水改电、管道疏通等常规物业服务,还与当地某外卖平台合作,提供线上服务,居民不在家时,用手机微信下单,服务站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帮忙买菜、取快递等。在社区党委协调下,服务站还为辖区特殊居民和空巢老人办理了“暖心服务卡”,为他们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生活环境更优美,民意表达有渠道,办起事来更顺心。我们要在基层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上下足功夫,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伊吾镇党委书记林强说。